“今年,我的提案重点关注种子和耕地两个关系中国‘饭碗’的要害,并提出具体建议。”全国政协委员、四川农业大学校长吴德在接受采访时表示。
吴德长期从事动物营养研究,他认为,目前我国的种猪、在产祖代蛋种鸡、乳企奶牛等种源进口依赖度仍然较高,畜禽种业突破性品种缺乏,地方品种资源普查、保护和利用体系不健全,科研投入不足,产学研结合不紧密,动物种业自主创新机制不完善,动物种业顶级人才缺口较大。
针对提高我国的畜禽种业国际竞争力,吴德提出“3个加”策略。要加强种质资源库建设,通过建立种质资源数字化共享平台、活体基因库、各级育种制种基地等,开展良种动物选育等关键环节研究,实现遗传物质保护。要加大畜禽种业研发投入,建立健全动物种业运行机制,打造以国家政策为导向,以企业运作为方式,以种业为主营业务,实现“政、产、学、研、用”协同发展的规模化、高效率育种创新融合体,不断推动优良种畜研发推广,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。要加快学科、人才、平台建设,建立以生物技术为核心、信息技术和自动化技术为主要手段的高科技动物种业育繁体系,健全畜禽性能测定体系、遗传评估体系,完善育种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,加强市场监管和执法力度,鼓励科研人员积极进行成果转化、充分参与科研成果推广,做到育繁推一体化发展。
农投